《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性格赏析

2023-09-19

智测公司 白静

浏览量: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生活那个时代的服饰文化、婚丧礼仪、园林建筑、饮食文化、音乐戏曲、官场文化等,可以说是一部明清时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书中作者对上至皇帝后妃,下至贩夫走卒数百个人物进行了描写。其中又以描写女性居多,写了一部“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悲情故事,在这些女性中作者笔墨用得最多的人物之一就是王熙凤。
  读者对王熙凤的主流评价就是:贪财,拿着大伙的月钱打个时间差就去放高利贷(这也是日后贾府被查抄的罪状之一);圆滑世故,打牌时故意喂牌给老太太,曲意奉承,对一众姐妹八面玲珑;狠毒,挑拨秋桐上阵,借剑杀人,坐山观虎斗导致尤二姐吞金自杀。用旺儿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人是多面的,王熙凤也不例外。作者用了这么多笔墨在她身上,就是为了给我们呈现一个立体复杂的人物性格。在一些细节中,作者也让我们看到了王熙凤的另一面。
  1.知人善任,爱惜人才
  小红(原名林红玉,因为名字中的“玉”字犯了黛玉、宝玉的名讳而改名为小红)聪明能干且有几分姿色,只因进屋给宝玉倒了一杯茶,僭越了大丫鬟的权利,便受到了贾宝玉身边秋纹、碧痕等一众大丫鬟的破口大骂,受尽排挤。
  有一天,小红在山坡上干活,看到了王熙凤朝她们招手,其他人都躲懒装看不见,只有小红朝王熙凤走来。凤姐说:“有一件事不知你行不行?”小红道:“奶奶有什么话语,只管吩咐我说去,若说的不齐全,误了奶奶的事,凭奶奶责罚就是了。”小红果然不负所望,出色的完成了王熙凤交给她的任务。王熙凤也忍不住夸她,“好孩子!倒难为你说的齐全。别像他们,扭扭捏捏,像蚊子似的”。只此一次,王熙凤便发现小红是个可造之材,当即便从宝玉处要了小红,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才华的人很多,赏识人才的人却不多。小红若不是遇到王熙凤这个伯乐,只在宝玉身边当差的话恐怕是没有出头之日了。这件小事可以看出,王熙凤除了赏识人才知人善任,做事还雷厉风行。
  可以说王熙凤当家,时刻都在选拔人才,不得不佩服凤姐阅人的精准。
  2.严格治家,井井有条
  书中写到,贾家是四大家族之首。对于王熙凤而言上有三姑六婆,中有姐妹妯娌,下有奴仆杂役,浩浩荡荡一大家子有数百人之众,该如何管理?作者很巧妙通过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为我们展示了凤姐卓越的管家能力。
  秦可卿新丧,东府乱作一团,可巧尤氏旧疾发作,不能料理,贾珍请来了王熙凤管理。王熙凤梳理了东府存在五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是事无专管,临时推诿;三是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是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是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管制,无脸者不能上进。针对东府的这些问题王熙凤做了以下几件事:一是造花名册,每日点卯;二是将人分组排班,各负其责;三是登记发牌,核算费用。在王熙凤的管理下,东府的下人们一改往日胡乱推脱,吃酒赌钱的习性。东府里的下人说:“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她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看来他们对王熙凤的管理是心服口服。
  3.敬重智者,破除门第
  刘姥姥是书中描述的为数不多的底层民众代表,她女婿祖上和王夫人的金陵王家偶尔连了宗,她便带着外孙板儿来找王夫人打秋风。她奴颜卑膝,阿谀奉承,说话粗俗,张口就是“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这样的粗鄙之语。但她就是靠着这一股和贾家这样的贵族格格不入的土味儿取悦了整个贾府,成为贾母的座上宾。其他人都觉得她粗陋浅薄,拿她当笑话看,觉得她在大观园里不过是给大家取乐罢了。但王熙凤看懂了她,因为曲意奉承,用诙谐幽默取悦众人也是王熙凤的强项,这一点上刘姥姥何尝不是低配版的自己(贾母也曾当着众人面说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不过刘姥姥言语粗俗一些罢了。所以在酒席上与刘姥姥一唱一和完成了“演出”。她看出了刘姥姥是有大智慧的老人,能屈能伸。刘姥姥的自嘲和幽默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凤姐儿道:“这也有理。我想起来,她(王熙凤的女儿)还没个名字,你就给她起个名字。一则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家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她。”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王熙凤已经把刘姥姥当成一个平等的关系,家长里短的唠嗑,作为一个王府出身的贵族小组,可以接纳一个贫穷的乡下老太婆给自己唯一的女儿起名,可以看出还是很敬重刘姥姥的。
  《红楼梦》这部巨著中这样的细节和侧面描写还有很多,作者用细腻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善有恶的封建时期各阶层女性,让我们在闲暇之余,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中窥见多样的人生。

下一篇: